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街道办事处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3-02-01 10:34
标题: 大同市平城区小南头街道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时效:

大同市平城区小南头街道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01 10:34 来源:平城区小南头街道
| | | |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依法治区办的坚强领导下,小南头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扎实推进街道法治建设规范化、细致化、高效化,街道法治工作实现新进步、迈上新台阶,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教育,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一是坚持强化法治思想,切实提升理论水平。在认真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知识体系,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础上,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内容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集体学习3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党风廉政专题讲座2次。二是坚持树立法治理念,以法治理论指导实践。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法治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具体工作,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信访工作条例》法治培训2次,真正形成全体机关干部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强化制度,依法履行法定职能

根据相关制度,逐项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具体负责人,细化具体举措,跟踪推进进度,严格实行清单式管理。同时制定《小南头街道党工委会议议事规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决策程序,“三重一大”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做到决议、决定规范合法,避免“一言堂”;严格“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商议村内大事,共召开“四议两公开”会议17次。

三、强化责任,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一是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检查、研究相关工作,并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细化任务到各部门,具体责任到人,使法治政府建设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对全街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比如:扎实落实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重要时期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亲自调度并实地参与安全生产检查、防汛抗旱、土地征收等难点问题,实现了辖区的平稳有序。二是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将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通过会议、文件、公示栏、网络、干部宣传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布,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对外公布投诉电话、设立举报箱,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响应12345市民诉求,受理区12345政府服务热线管理中心转办工单382件,全部按时签收,响应率达到100%。三是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将能否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合街道综治中心、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驻村第一书记、各村有威望的人成立信访联席会。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辖区内重点问题、重要案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对办结案件进行“回头看”,找出隐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做实做细,总结好经验,为以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四、强化治理,依法履行行政职能

一是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出“一轴两区”发展战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聚焦短板、发挥优势,定向发力、集中突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突破性发展。二是有效筑牢安全底线,深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350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7处,对525家重点企业开展日常安全检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燃气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三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落实信访工作定期接访、主动下访、随时约访机制,确保及时了解诉求、化解矛盾,共接待群众来访13批次30人次,其均已妥善解决。协调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活动8次,印发宣传资料1200余份,张贴宣传横幅17条,进一步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宣传,营造文明守法氛围

健全普法工作宣传机制,部署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充分利用“国家安全日”、“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法治宣传节点,深入街巷、学校、商铺等,多形式、多载体推进宪法、安全生产、道路安全交通、反邪拒邪、农资打假等法治宣传。努力做到反电诈宣传全覆盖,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普及群众8000余人次;在学校积极开展“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主题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册以及相关宣传单页,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融入感和参与感。

六、强化执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分别于5月25日、6月2日、6月7日进行3次专项大整治行动,对大塘路和沿街商铺门前堆物、违规横幅、破损灯笼、破损旗帜、市场外溢、占道经营等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出共动执法队员40余人次、车辆9台次,共督查“门前五包”责任落实不到位商户16家,暂扣违规户外广告牌匾4块,先行登记保存千斤顶3台,清理软体广告9处,治理违规圈地路桩6处、清理户外广告和商户窗贴纸200余张,清理门前堆物10余起。对辖区内废品收购站进行集中摸排,责令所有废品收购站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关停,并建立台账,随时巡查督促。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对300多家商铺进行入户登记,并利用车辆语音播放宣传“门前五包”责任制,截至目前,共签订门前五包责任状240多家。

七、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优化调整法治建设工作人员,提升专业水平,确保各负其责。建立长效法治建设机制,形成长远法治建设规划,确保法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坚持把法治建设、依法治街工作纳入党工委议事日程,坚决做到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切实加强我街法治建设工作的规划设计。

(二)紧抓法治建设,充实专职队伍。推进法治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水平。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对街道干部、村书记、村“两委”开展定期培训,输出切实有用的法律知识,提升自身工作专业性,为“法治小南头”建设提供充盈能量。

(三)创新宣传形式,营造良好氛围。利用“王兵综治调解室”,在实践中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法下乡”活动,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提高辖区群众的学法守法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