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平城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全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首善平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1.83亿元,同比增长1.2%(按不变价计算)。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4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41亿元,同比下降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2.97亿元,同比增长2.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45:12.26:87.29。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产值37445.4万元,可比价增速4.01%。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产值2046.5万元,可比价增速3.59%。
全年全区粮食总面积39102.77亩,比上年增加20.7亩,同比增长0.05%。粮食总产量16097.35吨,比上年增加78.07吨,同比增长0.49%。其中,玉米面积24877.27亩,同比增长0.05%,产量13996.95吨,同比增长0.2%;大豆面积2001.74亩,同比增长0.09%,产量179.98吨,同比下降0.35%;马铃薯(鲜薯)面积2870.33亩,同比增长2.65%,产量3033.48吨,同比增长1.0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687.62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猪肉产量1991.21吨,增长17.4%;牛肉产量449.27吨,下降0.3%;羊肉产量119.04吨,增长5.1%;禽肉产量128.1吨,下降8.3%。牛奶产量26415.63吨,下降0.3%;禽蛋产量3248.14吨,增长0.2%。全年生猪出栏25923头,增长15.1%;年末生猪存栏14231头,下降5.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4.82亿元,同比下降3.4%。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58.5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40.41%,同比下降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7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53.86%,同比下降2.65%。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6家,总产值完成44.92亿元,同比增长1.2%,占工业总产值31.02%。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2亿元,同比下降12.7%。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72.97亿元,同比增长2.1%,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增加值完成28.78亿元,增速为5.7%,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住宿业增加值完成2.88亿元,增速为4.2%,拉动经济增长0.04个百分点;餐饮业增加值完成13.46亿元,增速为5.7%,拉动经济增长0.14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14.91亿元,增速为1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89亿元,同比增长2.8%。
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129.61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限下增速4.9个百分点,占全口径社零比重32%;“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75.28亿元,占全口径社零比重68%,同比增长1.3%。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2224.6万美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36亿元,同比下降36.5%,其中,民间投资完成118.17亿元,同比下降3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77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投资4.91亿元,同比下降32.7%;第三产业投资131.68亿元,同比下降37.6%。
七、财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29亿元,同比下降22.51%。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5.33亿元,同比下降4.26%;非税收入累计完成2.96亿元,同比下降42.2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专利申请:共申请专利367件(已授权),其中实用型新型专利264件。
全年有普通中学2所,小学学校数4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75人,小学专任教师355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570人,小学在校学生59399人。
九、文化和卫生
全年共培育32支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挖掘18位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45位乡村文化带头人,积极推进“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工作,共完成70场,演职人员约4000人次,直接受益群众近7万人次,举办了儿童专场演出200余场。全区图书馆藏书量7.7万余册。
全区诊所709个,医务室10个,卫生室(所)56个,乡镇卫生院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975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共计15867人,其中,执业医师4937人,助理医师397人。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比例为96.80%。
十、环境保护
全年优良天数达312天,优良率85.20%。
十一、居民收入消费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66元,同比增长4.1%。
全区常住人口为113.66万人,比上年增加8899人,增长0.8%。其中,男性人口为56.74万人,比上年增加3745人;女性人口为56.92万人,比上年增加5154人;出生人口7460人,比上年增加722人,出生率为6.59‰,比上年增长0.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898人,比上年减少77人,死亡率为4.33‰,比上年减少0.09个千分点。自增率为2.26‰,比上年增加0.69个千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